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砥砺奋进的五年
--迎接党的十九大专版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迈向青藏高原一流大学的坚实步伐

——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发展新追求新变化

   以人才强校打造西部地区民族高校人才新高地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近年来,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利用国家、省部人才政策、对口支援平台,深挖内部潜力、加大外引力度,坚持以人才工作引领学校的创新发展,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民族高校人才新高地。
   育才环境持续改善
为给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青海民族大学多措并举,创造适合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一是专门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二是积极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平台,提高在校高层次人员工作待遇,实施博士津贴、博士科研项目等方面的特殊政策,为事业引人、留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修订出台《青海民族大学教师进修学习管理办法》,构建有利于教师学习提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进修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近5年来民大投入经费800多万元支持268名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学位、访问学者、课程进修和短期培训;四是建立健全荣誉体系。授予6位专家终身教授奖,为8位知名学者挂像,18位教职工被评为“进德修业之星”,39位教师获“本科教学优秀奖”。学校还将设立校级“优秀专家”和“教学名师”专家称号,以激励教学、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的贡献。
“民大很注意培养年轻人,这是民大能够永葆竞争力的原因。”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刚说,在民大,从来不会论资排辈,会按照教学和科研上的成果对老师进行评估和激励,使他们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研究学问。
“这儿的校园沉静、不浮躁,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的治学氛围让你能很快潜下心来搞学术、搞科研。”青年教师如是说。
人才队伍大幅优化
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是人才发展事业的重要软环境,正是民大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治学氛围,使得学校人才队伍大幅优化:一是博士总量显著增加。2011年民大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只有39人,截至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增加到130人,并选派6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二是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实效。十二五期间新增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各级各类人才100余人。三是团队建设成效初显。2012年起,学校开始立项建设35个学科团队和21个科研创新团队,学科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覆盖全部本科教学院系,同时还有3个青海省人才小高地。2017年在天津大学、省科协、省人才办、王静康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获批全省高校首个院士工作站。目前,民大确立了人才工作“双百”工程,即“十三五”期间引进培养博士各100名的人才工作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利用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引进平台,专门出台了《青海民族大学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细化人才分类标准,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为吸引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提供政策保障。针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青海民族大学已引进10人、1个团队,培养20人。
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领军人才多杰表示:“‘千人计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没有这股‘东风’,相当一部分人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被埋没。所以,我会认真把握这个机会,继续做好科研,争取更大的成果。”
人才效益逐步凸显
2017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揭晓,青海民族大学获批22项,获批数量位居全国高校53位、全国民族院校并列第二位、青海省各单位首位,连续多年处在全省各单位前列,这只是青海民族大学多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水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个转变”新思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繁荣民族文化等主题,强化科研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目前,青海民族大学已获批10个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并在教育部爱课程网上线。自教育部批准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后,现已招收4届,共28人。科研经费在2014年突破千万元大关,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近2000篇,出版著作近100部。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高等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指出,做好人才工作,绝不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不仅要“身入”“情入”,更要“心入”,既要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又要真情实意留住人才,更要想方设法激发人才,逐渐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认真谋划“十三五”人才工作,确立了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教师队伍及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思路、统筹规划,通过健全制度、保障待遇、主动引才等方式,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民族高校人才新高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

    用科研为高原插上腾飞的翅膀

   把生长在山野间的当地特色药用植物蕨麻挪到田间地头,实现人工大面积种植,这是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李军乔2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研究。10年前,这项研究开花结果,目前全国人工种植的蕨麻已达到2万亩,年平均产值达数亿元。
“一亩地产量按300公斤计算,平均每公斤售价60元,刨去成本,仅人工种植一项,一亩地的产值就在1.8万元左右。”李军乔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得益于人工种植研究的成功,青海产的蕨麻开始走俏大江南北。
这只是青海民族大学以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例子。“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立足青海发展实际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倡导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说。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兴校,今年8月,青海民族大学整合原先的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组建成立“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加挂“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随即,研究院分设的恢复生态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管理、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高原生物适应性及进化等5个专项研究室将立足青海,开展多项研究。
青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中华大地天然的生态屏障。这里海拔较高、气温低,大量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有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从机构平台、人才队伍、研究经费等方面加大力度,力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文章、出成果。”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燕武说。
青海民大教授林鹏程担纲的药学院,是青海民族大学的重要科研部门。“藏医药不仅是某个民族的智慧,更是属于全国、全世界的文化宝藏。可是,大量古籍、古方、古法散落在民间,给它的进一步弘扬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我们的研究就从藏医药的研发入手。”林鹏程说。
药学院从2002年成立至今,已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学文献古籍专著12部。其中由林鹏程及毛继祖等教授合著的《藏医药基础教程》享誉整个藏医药界,并成为很多高校藏医药学本硕专业课程的指定教材。
藏医药对于风湿性疾病、妇科病等具有独特疗效,但由于长期疏于整理,大量方剂散落甚至遗失。药学院便从这一点突破,现已研究整理出4500个方剂,有力地补充了藏医药方失传造成的遗憾。
由林鹏程主持的“藏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青海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近5年来,该中心共发现青海当地产的藏药材就有1200多种,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青海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特色教材等11部,取得科研成果19项,为青海发展聚集了大量科研人员,使学校成为人才的“蓄水池”。
大量的科研,不仅使教师们得到了充分发展,也使学生早早地接触到实际的科研工作。研二学生王志波,正在研究一种叫“柳兰”的中药材。“现在已经研究证明柳兰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究竟是其中哪种成分可抗肿瘤,是我研究的方向。一旦成功,人工提取有效成分、寻找恰当替代品等问题便迎刃而解。”研三学生包婷雯、丁玉分别研究“手掌参”“细果角茴香”两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菌基培养,他们已成为所在团队科研工作的新生力量。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依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已先后建成了“青海特色资源化学研究及开发应用”“新能源应用研究”“藏药物质基础研究及利用”“藏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等科研创新团队,在藏药传承与创新、蕨麻研究、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培育形成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实现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

   招生关乎学校人才培养的入口,招生工作做得好,既能提高新生生源质量,又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影响和社会声誉。青海民族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招生工作,专门成立招生录取工作委员会,将招生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秋季招生中,青海民族大学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招生工作已全部结束,共录取本科新生2414名,其中省内文科提前批录取平均分高于二本线32分,理科提前批录取平均分达到一本线……青海民族大学把招生看作学校人才培养的起点,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生源质量创近5年来招生工作最佳成绩。
同时,民大还与省内州县的9所中学签订共建“优秀生源基地”协议、实行部分专业文理兼收等措施,以开放包容博大的胸怀迎接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为学校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完善培养模式  提升育人水平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又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民大坚持“四个转变”新思路,抓住学科建设这一办学关键,重点办好学科基础好的专业,减少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并根据往年招生、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同时按学科大类招生,允许学生选择更加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在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为学校实行分级教学改革打好基础,真正落实了“办学跟着市场走,招生跟着就业走”的办学思路。
当下,从民大9个学院选派的38名学生正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3+1”学习模式的实践活动,即大三之前在民大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大四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实务部门如从事计算机开发、设计的企业和研究团队开展实训。在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他们与企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轨,大大提高了今后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这只是民大“卓越实训”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一。民大还积极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实施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为国土资源厅、西部矿业和青海盐湖集团等单位培养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根据生源层次不同的情况,民大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团队建设等10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程,实行部分专业和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开办了部分专业和课程的英汉双语和藏汉双语教学,设立了“江河源卓越财会人才实验班”“江河源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和藏英汉三语教学特色班等培养平台,并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对这些班级进行“量身定做”,并实行淘汰机制,保证学生培养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2017年,学校出台《青海民族大学2017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结构调整方案》,加大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通过推进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旨在解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等问题,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目前,民大基本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水平稳步提升。
提升就业质量  构建联动机制
“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有想法,肯落实”。
“特别务实、特别踏实、特别肯干”。
“有特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吃苦、干得好”。
……
以上是用人单位对民大毕业生的普遍评价,这样的评价从何而来呢?副校长王刚说:“民大一方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注重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转型发展与行业接轨的关系,尤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能在本专业领域就业,也可以跨专业、宽口径就业,从而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2014级藏药学专业研究生钱帅创办了西宁琉璃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柴宪辉开了一家创意咖啡馆、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鲁茸吉层成立了东方教育辅导班……在民大,有很多创新创业的“铁杆粉丝”,他们“以创业带就业”的典型例子屡见不鲜。
“在校期间创业,民大很多老师会把决定权交给学生,并提供资源和信息上的支持。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业热情不仅不会被扼杀在襁褓中,还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保护。”柴宪辉说,民大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016年11月,民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众多热衷创新创业学生的热切期盼中正式开业;2017年7月,我省首家面向“创客”人才开办的专业培训机构也在民大挂牌成立,这些平台帮助大量热衷创业的同学走过了前进路上的“死亡谷”和“幼苗期”。
不忘初心,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民大正朝着建设有特色水平的青藏高原“双一流”综合性大学目标而奋勇前进!(宣传部)


   数读民大

   在师资队伍方面,全校共有1137      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85   人,终身教授6  名,教授、研究员165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6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由2013年的320 人增至493 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由2013年的15  个学院,5  个直属教学系部变为现在的23      个学院、3 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设置更加合理,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门类。经教育部批准自2014年开始,我校与天津大学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和培养博士生。有58  个本科专业,1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8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国家级科研机构;有13  个省级重点学科、8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9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18  个校级科研机构。
在科研成果方面,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25      项。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占地面积949.5 亩,建筑面积27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2 亿元;图书总数134 万余册,其中汉、藏文四个版本的大藏经4 套。
在对口支援方面,教育部先后确定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89次访问,全刊已有336279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