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勇立潮头竞风流
青海民族大学以学术研究助推“四个转变”

近日,2017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揭晓,青海民族大学获批22项,获批数量位居全国高校53位、全国民族院校并列第二位、青海省各单位首位。这充分体现了青海民族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是我校多年来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个转变”新思路,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切实做到“真抓实干”、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体现“真情实意”,激活了全校科研工作者的热情,有力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良性发展。目前,该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繁荣民族文化等主题,强化科研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搞科研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有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从机构平台、人才队伍、研究经费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务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文章、出成果。”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说。

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出硕果,青海民族大学及时成立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藏区社会发展与三江源国家生态公园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等高水平学科团队,在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生态移民、生态立法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并取得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

何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族生态文化》获得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它以藏族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藏族生态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为今天的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术界一致认为:它是近年来藏族生态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的出版发行不仅有利于深化藏族生态文化研究,而且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索端智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运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方法,对“三江源”生态移民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骆桂花教授的《青藏高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杨永梅教授的《青海省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均从不同角度对生态保护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

生态立法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张立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立法问题研究》,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纳入法治化管理展开立法探讨,为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提供了有益的立法思考。多杰教授的《青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与政策法律保障研究》、马芳教授的《新丝路经济带视域下的青海省生态环境法治化研究》等国家和省级课题,也从法治角度对生态保护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民族宗教研究硕果累累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共生的省份,民族工作在全省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集中力量加强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在“一带一路”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藏区社会治理体系、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管理创新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推出了一批代表青海学术水平的原创性、高质量研究成果。”副校长马成俊说。

过去一年,青海民大在民族宗教研究方面实现跨越性发展。一是先巴教授获批青海高校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涉藏五省区民族自治地方建政历史与实践研究”,消息传来,全校欢呼,它不仅实现了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又一突破,也体现了我省在该领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周忠瑜教授获批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青海班玛地区长征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课题标志着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学术问题,更是现实问题,这也是我长期致力于此项领域研究的原因和动力。”星全成研究员说。他先后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清朝治理甘青藏区方略研究》《历史上中央政府治藏特殊政策及其实施绩效研究》等,以大量藏族历史、蒙古族历史、文化宗教学术专著和相关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探索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引导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张科教授长期致力于地方史、民族史的研究,他的论文《藏传佛教与安多区域史研究》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1期转载,这是青海哲学社科研究领域被《新华文摘》转载的为数极少的论文之一,对于藏区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讲教师杨虎德教授撰写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青海民族工作的实践与讨论》等多部著作,对藏区治理与社会稳定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举措。

国家级专家祁顺来、国家级教学名师旦正、藏语言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桑杰、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等专家教授,长期致力于藏族语言文学、藏传因明学、格萨尔史诗和藏汉翻译研究,尤其在藏传因明学、格萨尔史诗研究方面成就突出。《藏传因明学通论》成为集大成之作,格萨尔研究方面搜集藏文原始手抄本28部,整理艺人说唱本50部,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3项,出版的《八部<格萨尔>汉译本系列丛书》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全国格萨尔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马成俊教授的《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中国民俗大系·青海民俗》,唐仲山教授参与编写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张海云教授的《卓尼生态文化》等著作,对青海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硕果累累,奥秘何在?一直以来,青海民族大学秉承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优势,主动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积极发挥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政治学院等院系力量和“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宗喀巴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作用,组建“藏区治理与发展研究”“区域宗教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等学科团队,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先后承担50余项国家社科项目,出版100多部藏学、民族学著作,获得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多项,成为全省研究民族宗教问题和政策的主基地。“在这里,有学院和团队的支持,我们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找到了成长的沃土。”青年教师们如是说。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下功夫

为进一步促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建设,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民大紧紧依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以青海省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凝练研究方向,建成“青海特色资源化学研究及开发应用”“新能源应用研究”“藏药物质基础研究及利用”“藏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等科研创新团队,在藏药传承与创新、蕨麻研究、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培育形成“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林鹏程教授主持的“藏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青海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该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星火计划”、青海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特色教材等11部,取得科研成果19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11项,国内先进3项;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国家藏学研究“珠峰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这既彰显了民大科研实力和水平,又为青海发展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使学校成为人才的“蓄水池”。

李军乔教授带领的青藏高原蕨麻研究中心团队从野生蕨麻生态种中分别选育出多个新品种,在全省辐射带动蕨麻种植面积达533余公顷,其中,青海蕨麻1号品种与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化合作经营,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近1亿多元,这是民大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的实例之一。由青海民族大学交通学院负责牵头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西宁市智慧交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研究西宁市交通指挥智能化关键技术,获批资助经费150万元,以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求。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站在新的起点,青海民族大学快马加鞭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宣传部)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217次访问,全刊已有3362101次访问